我国银行间业务的现状、类型、风险与应对

2024-04-25 -

*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研究所国际金融研究中心(RCIF)讨论论文,2014年4月15日

[阅读PDF全文]

我国银行间业务的现状、类型、风险与应对

郑联生张明

摘要:在政策转向、信贷管制日益严格的背景下,市场主体为逃避监管、逐利而自发进行金融创新,同业业务快速发展。 目前,同业资产占商业银行总资产的比例接近15%。 目前我国同业业务的主要类型包括同业存款、代行同业支付、买入返售等。 同业业务的发展是必然和积极的,但其快速扩张削弱了宏观政策的作用,放大了银行金融体系的系统性风险,降低了金融监管体系的有效性。 为更好规范和促进同业业务发展,政府应尽快提高同业业务的规范性和透明度,将同业业务纳入统一征信体系,并充分考虑资本和风险拨备要求,进一步完善同业业务的规范化和透明度。完善金融统计和会计制度,加快金融监管体制改革,完善宏观审慎管理框架,加强金融基础设施和配套系统建设。

关键词:同业业务;买入返售;系统性风险监管

一、简介

同业业务是以金融同业客户为对象、以同业融资为主的业务。 这是近年来商业银行兴起并蓬勃发展的一项新业务。 近年来,我国银行体系同业业务蓬勃发展,已成为国内商业银行​​的一项重要业务和主要利润来源之一。

……

2、同业业务发展现状

同业业务是近两三年银行体系发展最快的业务之一。 16家上市银行的同业资产从2010年的5.25万亿元飙升至2012年的10.52万亿元(董玉晓等,2013)。 其中,2012年同业资产同比增幅超过50%的有11家(李刚,2013)。 从同业业务资金净流入情况来看,中小商业银行严重依赖主动批发融资,已成为同业资金净流入。 中小商业银行同业融资占融资总额的比重已从2010年初的12%上升到2013年的20%左右(Green等,2013)。

……

3、同业业务典型运营模式

……

4、我国同业业务风险分析

……

5、同业业务监管建议

……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