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电保护运行与调试.ppt
继电保护运行与调试 15 水电二级(第一组) 队员:王晨()、卢家军()、陈思勇()、谢志斌()、叶伟()、周明敏() 答案:中性A系统直接点接地是大电流接地系统。 一般情况下,通过接地点的电流较大,可能会烧毁用电设备。 发生故障后,继电保护立即动作,使开关跳闸,排除故障。 目前,我国110kV以上系统大多采用中性点直接接地。 中性点接地的优点在220/380V三相四线制低压配电网络中,配电变压器的中性点大多采用接地方式进行工作。 这主要是因为这样做有以下优点:一是在正常供电情况下,可以保持相线对地电压不变,从而可以向外界提供220/380V两种不同的电压(给负载)。 )满足单相220V(如灯光、电加热)和三相380V(如电机)不同的用电需求。 其次,如果中性点不接地,当单相接地时,其他两相的对地电压将增至相电压的数倍。 中性点接地后,其余两相对地电压仍为相电压。 这样可以降低人体的接触电压,也可以适当降低对电气设备的绝缘要求,有利于制造和降低成本。 第三,可以避免高压电逃逸到低压侧的危险。 实行上述接地后,如果高、低压线圈间绝缘损坏,造成严重漏电甚至短路,高压电可通过接地装置形成闭环,引起上级保护跳闸,切断电源,从而避开低压侧。 工人被高压电击伤或设备损坏。
因此,低压电网的配电中性点一般直接接地。 当中性点间接接地的电网(又称小接地电流系统)发生单相接地短路时,由于故障点电流很小,三相间线电压保持对称,对负载供电没有影响。 ,保护不必立即动作使断路器跳闸,并可继续运行1至2小时。 但单相接地后,另外两相对地电压将增加3倍的平方根。 为了防止故障进一步扩大为两点或多点接地短路,保护应及时发出信号,以便操作人员采取措施予以排除。 正常运行情况下,不接地电网的三相对地电压是对称的,中性点对地电压为零。 由于三相对地等效电容相同,在相电压作用下,各相对地电容电流相等,且超前相应相电压的90%。 此时电源的中性点与等效电容器的中性点(地)电位相同。 母线零序电压、线路零序电流均正常。 正常运行条件下,不接地电网的三相对地电压是对称的。 ,中性点对地电压为零。 由于三相对地等效电容相同,在相电压作用下,各相对地电容电流相等,且超前相应相电压的90%。 此时电源中性点与等效电容器中性点(地)电位相同,母线零序电压和线路零序电流自动重合闸。 “错位”原理的内容和作用:区分 事故脱扣和正常脱扣内容:控制开关 SA 位置 - 断路器 QF 状态 SA - QF 正常脱扣:脱扣位置 意外脱扣:合闸错位 3、单侧电源线重合闸过程及回路过程:线路故障 三相重合闸跳闸,启动延时后合闸三相结果: 如果有瞬时故障,则重合闸成功。
如果出现永久性故障,三相将再次跳变,不重叠(三相一次)。 答:断路器分、合闸回路出现“跳动”现象的原因:如果线路发生永久性故障,首次操作重合闸时,KM1、KM2触头粘滞或卡死。 如果发生永久性故障,保护装置将再次跳闸。 由于触点KM1和KM2是连通的,如果没有防脱扣继电器KCF,合闸接触器KMC就会得电,导致断路器第二次重合闸。 如此反复,断路器就会产生多次重叠的严重后果,形成“跳闸现象”。 长期跳跃会缩短断路器的使用寿命,甚至造成断路器损坏。 因此,应在断路器机构(机械防跳)和二次控制回路(电气防跳)处安装防跳装置。 五、重合闸装置的基本要求以及原理图中如何实现 答:重合闸装置的基本要求: 1、根据控制开关的位置和电路的位置来启动自动重合闸的原理断路器未对齐。 2、使用控制开关或通过遥控装置将断路器断开时,或将断路器置于故障线路上并立即由保护装置断开时,自动重合闸不应动作。 3、任何情况下,自动重合闸操作次数应符合此前规定; 4、自动重合闸动作后应自动复位; 5、自动重合闸应能加速重合闸后继电保护的动作。 如有必要,它还应该能够在重合闸之前加速其动作。 用控制开关合闸时,应采取措施加速继电保护动作; 6、当断路器处于不允许自动重合闸的异常状态时,应闭锁自动重合闸。
如何实现:(1)线路正常运行时:断路器处于合闸位置,分闸辅助触头QF2断开,常闭辅助触头QF1闭合,脱扣位置继电器KTP失电, KTP1 已打开。 控制开关SA处于闭合位置,其触头SA21~23接通,触头SA2~4断开,重合闸装置投入,HL灯亮,电容器C通过R4放电。 (2)线路发生瞬时故障时:切换接触器回路为:(+WC----SA21~23---KM1---KM2---KM电流线圈---KS- --XBC ---KCF2---QF1---KMC----WC),合闸接触器KMC动作,断路器合闸。 重合闸动作时,由于KT1闭合,信号灯HL失电熄灭。 (3)当线路发生永久性故障时:其合闸接触器回路为:(+WC----SA21~23---KM1---KM2---KM电流线圈---KS- --XBC ---KCF2---QF1---KMC----WC),由于是永久性故障,保护将再次动作,使断路器第二次跳闸,ARD重新启动。 KT再次启动,KT1再次闭合,电容器C向KM电压线圈放电。 由于电容器C充电时间短、电压低,无法KM动作,断路器无法再次重合闸,保证断路器仅重合一次。 (4)手动脱扣时,控制开关SA处于“脱扣”位置。 此时SA触点21-23断开,KAC不启动; 同时,触点2、4闭合,使电容C对R6放电,KM不能动作。
因此,手动跳闸不重合。 (5)线路故障手动合闸时,保护在跳闸期间动作,电容器C来不及充电至KM动作所需电压,不会启动重合闸。 (6)防止断路器多次重合闸,为防止KAC出线中间继电器KM触头KM2、KM1被卡住,断路器在故障线路上多次重合闸(即“跳闸”),可采用“预防跳闸”措施: 1、重合闸前加速保护:重合闸前加速保护是指当线路发生故障时,靠近电源侧的保护先无选择瞬时跳闸,然后再利用重合闸来保护线路。纠正这种非选择性动作。 优点:保证发电厂和重要变电所的母线电压在额定电压的0.6~0.7倍以上,保证发电厂和重要用户的电能质量,所需设备少,简单、经济。适用范围:35kV以下用于发电厂或重要变电站引出的直接配电线路上 2、重合闸后加速保护:当线路发生故障时,保护装置首先选择性动作跳闸,然后自动重合闸装置重合闸,同时加速。 解除或者缩短诉讼时限。 这样,当同时发生永久性故障时,可以加快保护第二次动作的时限。 优点:使用不受网络结构和负载条件限制。 缺点:用于35kV以上高压网络。 7、双侧电源重合闸装置启动电路中连接件的作用,两侧重合闸连接件是否放入的后果。 答:功能:设置明显的断开点,方便操作。 交替检查无电压和检查同步。 两侧插入重合闸连接件的后果:线路出现故障时,两侧保护相继动作,使QF跳闸,线路失压,两侧KV检测线重叠无电压,无论两侧电源是否同步。 导致非同步关闭。 两侧重合闸连接件不投入的后果:线路发生故障时,两侧保护相继动作使QF跳闸后,线路失压,两侧KY无法验证同步以使 QF 重合。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